【港人移加 610/ 咕菇固专栏】来到加拿大,最令人暗暗庆幸的一件小事,不是医疗,不是教育,不是甚么空气清新,而是吃饭再不用“搭枱”。

要知道香港寸金尺土,餐厅只能挖尽心思,用空间换取金钱。于是,一张好端端的餐桌,就四分五裂,被划分成六七个区域,分派给七到八人。所以外出吃饭向来是不许你注定一人。正吃着牛腩河,忽然侍应一个招手,“先生,介唔介意坐埋少少。”两个陌生人就被硬生生凑到你的旁边,看着别人坐向来,连饭菜都散发出尴尬的气味,即使跟好友相对,整餐饭也会默不作声,要与电话作伴,还被逼听着隔旁那些鸡毛蒜皮之事或是某些人情海翻波。
而且香港人最识“搭枱”之术,四人卡位,繁忙时间,两位请坐一边,连卡位也避无可避,要跟着陌生人对食。在餐厅眼中,只有用不尽的空间,没有坐不满的位置,顾客可以将就一下,就再将就一点,造就吃饭时,筷子错落,手肘打来打去,更像是在切磋武艺。

反观加拿大,一人一桌,俨然是自己的小王国。坐下来,没有人敢催赶,一日不走,它就得安安静静给你霸著,没有人来问:“介唔介意坐埋少少”,没有陌生人打扰,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用餐时光。

想起当日初来乍到,难免会犯“香港病”,有时在门外等位,看着餐厅光秃秃一大片,想着为甚么不让自己进去“搭枱”。但日子久了,就明白这个“不搭枱”的可贵,是餐厅给你的体面,是一份“空间上的尊严”,当然到账单递上,才恍然大悟,这份尊严是有价的而且不菲,只能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餐枱。

文:咕菇固

作者:咕菇固,大好青年三十未出头,漂洋过海落户多伦多,日本电影大专才小达人,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敢炒老细鱿鱼,肯为室友日日当厨子……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