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國防部副部長鍾樹明20日於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發表談話,鍾樹明說,國軍未來將籌建無人化的武器裝備,聚焦量大、價廉、可消耗等特色,同時也希望與美國國防廠商合作,達到技術移轉、共同研製等目標,也希望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一年一度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於20日於美國馬里蘭州登場,現場有逾200人出席參加;鍾樹明20日上午以「台灣以實力維持真和平」為題發表談話,談話內容旨在闡述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以及我國面對中共威脅採取的備戰作為與不對稱戰力的變革。
在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方面,鍾樹明說,中共結合「非軍事手段」和「準軍事壓力」,以混合戰行動挑釁台灣,光是今年以來,在台海周邊偵獲進入海峽中線的共機就達4300架次、軍艦達2062艘。
鍾樹明指出,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也強調,共軍的舉動並非單純的演習,而是在進行武力犯台的實戰預演,企圖阻斷我海上交通線,並形成包圍態勢,同時透過官媒形塑「台灣內海化」的假象。
鍾樹明也指出,共軍的軍事行動不侷限在台海、東海、南海等第一島鏈關鍵區域,近來更在西太平洋進行日趨密集且具侵略性的軍事活動,包括航艦編隊軍演、試射洲際彈道飛彈等,頻繁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挑釁與灰色地帶行動,目的在突破第一島鏈封鎖。
鍾樹明說,我國國防部秉持「建構不對稱作戰、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及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量」等四大重點來提升戰力。
鍾樹明說,參考俄烏戰爭經驗,我國積極整建籌獲「機動、小型、人攜式及智慧 (AI)武器裝備」及無人機暨其防禦系統,未來將運用地理環境特性,籌建無人化的武器裝備,朝量大、價廉、 可消耗、即偵即攻等建立國防工業模組化能量,同時廣儲民間產能,並爭取與友盟國家技術合作,共同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鍾樹明指出,目前我國防部創新小組(DIO)優先關注無人系統與反制無人系統等項目,藉產業調查及科技交流,了解國內、外新興科技應用與趨勢,並投入人工智慧、無人載具、蜂群協同、自主航行等國內外新興技術。
他認為說,台美國防產業領域無論是軟體開發、系統設計都可尋求合作的機會,他誠摯邀請美國國防廠商,透過我國防部創新小組(DIO)、美國在台協會、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及中科院等,展開技術移轉、授權、共同研製、在地生產與維修。
無人機
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