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帶性低氣壓TD27今天可能形成「風神」颱風,路徑雖南修,但太魯閣燕子口昨又發現新堰塞湖,且水位快速上升,傍晚5時已溢淹到台8線中橫公路的路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隨即宣布關園,緊急疏散下游近千人,晚間溢流封路幸未釀災,花蓮縣政府也宣布2部落18日停班停課。另外,花蓮光復災區今仍做防颱演練,1048人將疏散到各避難點;前天各村廣播效果不佳,由警車機動協助。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昨天上午近8時,公路局施工廠商發現立霧溪水位快速漲高,通報林保署、太管處共同勘查,發現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外側舊路廊邊坡土石崩坍,形成長約800公尺、寬40公尺、深54公尺堰塞湖,堤頂高於隧道西洞口路面,公路局宣布封閉中橫太魯閣到天祥路段。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公告全區禁止人員進入。
陽明交大團隊估算滿水位蓄水量約155萬噸,若潰決,水流預估50分鐘內抵達錦文橋,屆時河床水位恐上升5公尺;過橋後河道變寬,水位上升約兩公尺。
太管處布洛灣管理站主任陳寶匡觀察,立霧溪水面以每小時70公分到1公尺的速度抬升。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堰塞湖所在的溪床非常窄,易溢流甚至潰決,決定先勸離遊客並淨空車輛;原本出動怪手開挖引流,但水位上升快速,下午2時過後先撤退。
原先評估不影響附近聚落,但有光復災情前車之鑑。花蓮分署評估下游右岸部落高於河床約10公尺,左岸台電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僅高過5公尺,通報花蓮縣府等單位要求預防性撤離。下午4時縣府強制撤離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近千人,通知上游大天祥地區民眾勿下山並提供3天物資。
民有部落范小姐直呼「真怕像光復最後淹掉」,聽到撤離就趕快走;柳小姐很緊張,帶上證件、金錢和幾套衣服就跑。秀林鄉長王玫瑰說,有13人臥床或行動不便由專車協助撤離,另有兩戶強制疏散。
花蓮光復災區連日來備戰防颱,中央前進協調所昨宣布,今天下午2至5時實兵演練三階段疏散撤離,演習時馬太鞍溪便橋不封閉,民間車輛只出不進,呼籲志工不要進入光復,災區志工向保安寺方向移動。
中央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會發出註明「演習」的細胞簡訊,只是各村廣播系統測試時不理想,偏遠地區聽不清楚,將配警車協助廣播。
第一階段臥床老人、病患、孕婦等「動車不動人」,救護車、復康巴士等到家門口停留10分鐘後前往收容所,計算路徑和所需時間;第二階段平房式家戶疏散演練,車輛到集結點接送到收容中心,但床墊、泡麵等耐久食品及摺疊小桌椅、急救包等還在籌募;第三階段垂直避難,將有兩個警報系統,家戶都門窗緊閉到2樓以上避難,演習結束前不得下樓。
此外,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洪災有上千戶受災,市區店家、災戶籌組自救會,由議長張峻服務處主任張宸瑋代表,已有約600人加入,還在持續擴大。張宸瑋說,這次洪災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責任,將集結力量爭取合理補償與重建權益,國賠也是訴求之一。
中國時報報導,賴清德總統表達高度關切,第一時間立即指示行政院相關部會與花蓮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全面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採取即時且必要的因應措施,全力確保民眾安全。
行政院顧問李孟諺昨晚趕赴現場了解,林保署花蓮分署、公路局初判,堰塞湖溢流水流會從壩體側流至台8線路面,再回流至河道,已急洽施工廠商今早即刻進場嘗試執行壩體降挖,並於壩體下方裝設監視器監控。



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