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减碳”是全球共同课题,种树能解决吗?当树木落叶枯萎,在枯叶枯枝腐败后,又会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效果不彰。然而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肯亚的无花果树,竟然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头,这或许是对抗二氧化碳的新希望。
转草酸钙 遇细菌真菌变碳酸钙
美国创办的网上科学新闻平台《每日科学》报道,来自肯亚、美国、奥地利和瑞士的联合科学家团队调查森林时发现,肯亚有些无花果树具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它们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并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工程,先形成草酸钙(oxalate)晶体,存于树根、树干当中,之后遇到细菌与真菌的作用,将草酸钙分解成碳酸钙,碳酸钙质地就像石头一样,例如水泥的主成分石灰岩就是碳酸钙。
相关新闻: 冰岛公司把二氧化碳变石头





苏黎世大学的罗利博士(Mike Rowley)表示:“我们知道植物产生草酸钙已有一段时间,但往往只研究它们对身体造成的负担,草酸钙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饮食要特别避免。但现在我们注意它的碳封存潜力。”他认为,如果以农林复合模式种植,一方面生产粮食,另一方面将二氧化碳以有机碳的形式封存,可一举两得。 ”
会生成大量草酸钙的树木,往往集中在热带地区,第一个被证实具有活跃草酸-碳酸盐途径的树木,是大绿柄桑(学名:Milicia excelsa)。这种树的一生中,平均可以在土壤中封存大约一吨的碳酸钙。
大绿柄桑可封存一吨碳酸钙
科学家正在对比哪一种无花果树最值得栽培,他们发现一种为韦克菲德无花果(Ficus wakefieldii),封存二氧化碳的效果最强。他们目前正计划透过量化其需水量和果实产量,更详细的分析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封存量,来评估该树种是否适合农林复合经营。
罗利博士说: “我们相信,草酸-碳酸盐途径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尚未被充分探索的减碳途径,未来我们种植林业或果树时,可以考虑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