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香港综合讯)中国官方迄今未公开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备受争议的“大而美法案”,《纽约时报》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背后主要原因,包括北京欲避免激怒特朗普而导致两国重燃贸易战。
《纽时》7月7日(星期一)刊登一篇新闻分析称,特朗普已签署生效的“大而美”法案,预计在未来十年使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激增逾3万亿美元(3.8361万亿新元),这可能对中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构成长期风险。
文章指出,作为美国国债主要持有国之一,中国过去20年来一直毫不避讳对美国财政政策“说教”。例如2013年美国陷入债务上限僵局期间,北京向华盛顿施压要求保护中国资产;以及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直指美国人的挥霍无度是罪魁祸首。
不过对于这个因“劫贫济富”效应而备受争议的“大而美法案”,中国官媒除了报道其在美国社会引发的严重分歧外,尚未有官方声音公开批评积极推动该法案落地的特朗普政府。
研究公司Trivium分析师马祖尔解释说,美中5月刚同意暂停贸易战并降低部分关税,目前仍朝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在脆弱休战状态下,中国可能认为没必要公开批评该法案,以免激怒特朗普导致贸易战重燃。
中国正集中精力重振经济增长,关税问题以及特朗普政府会否说服其他国家限制对华贸易,是比持有美国国债更加紧迫的考量。
另一方面,在中国看来,该法案不仅不会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还可能把美国推向财政悬崖,削弱其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上海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就认为,该法案削弱美国实力,或会间接帮助中国“再次强大”。
不过分析指出,中国同样也在应对不断增长的债务问题,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等。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姚洋指出,美国在金融主导地位及美元霸权,不是轻易就能被取代;只要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就可以继续借贷多年。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