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来临,夏季的紫外线(UV)指数常常达到“极高”级别。这不仅提醒我们要注意防晒,更让我们明白,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长期且潜在的。笔者希望在这篇文章中,帮助大家了解防晒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方法。
为何要防晒?UVA/UVB有甚么分别?
紫外线不仅会导致皮肤出现斑点,还会加速皮肤衰老。紫外线主要分为UVA和UVB两种:
- UVA: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到真皮层。长期接触UVA会导致胶原蛋白断裂、皱纹和皮肤松弛。
- UVB:主要作用于表皮层,会造成急性伤害,如红肿、脱皮和黑色素沉淀。
这些伤害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因此,防晒是每个人都不可忽视的护肤步骤。
防晒贴士|如何挑选防晒霜?
选择防晒霜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成分:
- 物理防晒:例如氧化锌(Zinc Oxide)和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可有效反射紫外线。
- SPF与PA值:SPF指的是防晒霜对UVB的防护能力;而PA值则针对UVA的防护,越多“+”表示防护越强,PA++++为最佳。
按不同肤质/用途选择防晒产品
- 油性肌肤:推荐使用摇摇乐(Shaka fluid)或凝胶质地的防晒霜。
- 敏感肌肤:选择标示“无酒精”、“无香料”及“通过贴肤测试”的产品。
- 户外运动:必须选择防水抗汗的防晒霜,建议防水效果持续80分钟以上。
防晒贴士|如何正确涂抹防晒用品?
涂抹方法正确是防晒效果的关键:
- 用量:脸部使用约1元硬币大小,全身使用约30ml。
- 时间: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
- 补涂:每2小时或游泳、出汗后需重新涂抹。
- 易漏部位:耳后、颈部和脚背均需注意。
- 手法:单向涂抹,从脸中向外推开,避免来回摩擦。
- 眼皮及鼻翼:用无名指轻拍。
在早晨护肤流程中,建议的步骤为:
- 清洁
- 精华(如维他命C抗氧化)
- 保湿乳
- 防晒霜
- 底妆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成分的搭配可能会产生刺激。例如,A酸或果酸成分与化学防晒搭配可能加剧皮肤刺激。
防晒贴士|不同季节/环境有何防晒策略?
- 办公室族:使用防晒霜并搭配抗蓝光产品,推荐SPF30 PA++++的轻透型防晒霜。
- 行山或沙滩:选择SPF50+防水型防晒霜,并配备防晒手袖、防晒帽、防晒衣及防晒伞。
- 雨季(5-9月):选择无油配方以减少毛孔堵塞。
- 冬季或阴天:UVB强度虽然减弱,但UVA仍可达晴天时的95%。建议使用SPF30+及PA+++的保湿型防晒霜。
- 八号风球或暴雨:即使在这种天气下,UVA穿透率仍可达75%,而暴雨后紫外线反升20%。因此,防晒依然不可忽视。
防晒贴士|破解2大常见防晒迷思谬误
有些常见的防晒迷思需要澄清:
- “打风或下雨时不需要防晒”:事实上,在八号风球期间,UVA仍可达80%。
- “防晒会阻碍身体排毒”:午间跑步时仍需防护。
- “长期在室内不需要防晒”:即使在办公室,普通玻璃窗对UVA的阻隔效果非常有限。
防晒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与香港的紫外线“斗长命”的必要措施。透过正确的防晒知识与方法,我们能有效保护皮肤,减少衰老的痕迹,并降低皮肤癌的风险。让我们在这个夏季,重视防晒,保持健康的肌肤!
撰文:全科医生 林汉先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