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上升,为图夏日凉爽,轻便、透气且设计独特的洞洞鞋,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不过,市面上的洞洞鞋五花百门、质量参差。福州一名女子,怀疑因为经常穿洞洞鞋无法行走,像足底长“石头”,确诊足底筋膜炎。有医生指出:鞋底不是越柔软越好,选鞋要牢记三点。
鞋底又软又厚 无法提供稳定支撑
近日,福建福州一女子为图夏日凉爽,经常穿洞洞鞋。没过几天,她的足底就开始疼痛,严重时甚至难以行走。经检查发现,其足底筋膜存在钙化现象,最终被确诊为足底筋膜炎。

市面上的洞洞鞋五花百门、质量参差。

不少凉拖鞋还有一定高度的鞋跟,无形中可以达到显腿长、增高的效果。

市面上的洞洞鞋五花百门、质量参差。

透气且设计独特的洞洞鞋,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

女子常穿洞洞鞋后无法行走,最终被确诊为足底筋膜炎。 资料图片

医生指出:鞋底不是越柔软越好。

医生指出:鞋底不是越柔软越好。
专家分析指出,洞洞鞋虽然鞋底柔软,但恰恰因为缺乏对足弓的有效支撑,这种状态会引发足底的无菌性炎症,长期积累便容易诱发慢性足底筋膜炎。因此,日常应挑选合脚(不挤不松)、足弓支撑到位、缓震性能良好的鞋款。
如果已经出现足底疼痛,要减少诱发疼痛的活动。此外,可以尝试冰敷以减轻炎症反应。若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
“踩屎感”鞋底出事
其实不可以只怪洞洞鞋,某些所谓“踩屎感”的凉鞋款式由于鞋底平、软、宽,中部承托力不够,无法支撑足部和下肢,也就无法让脚找准走路的着力点。如果长期着力点不正,会引起足底筋膜松弛或挛缩,导致足弓塌陷或引起足底筋膜炎,进而导致踝关节力线偏移,引起踝关节退变,甚至引起X型腿、腰椎疼痛、脊柱侧弯、骨盆前倾等问题,形成不良的体态。
医生还建议,在夏季穿凉拖虽然轻便凉爽,但穿着的时间不宜过长,穿洞洞鞋的时候尽量不要穿袜子,因为穿袜子可能会减少脚底与鞋的摩擦力,从而加大脚踝扭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