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腿部常常肿胀、走路容易酸痛不只是循环差、没运动,背后更可能藏着身体失衡的根源,有营养师列出8种常见水肿类型,并奉上饮食应对方式。
经常水肿不止影响外观 恐易患心脏病/肾病/肝病
营养师高敏敏在其Facebook专页撰文指,水肿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不同的水肿类型代表着不同的身体警讯。她列出8种常见水肿类型,大家可参考一下:
8种常见水肿类型:
1. 周期型水肿
- 原因:荷尔蒙变化或生活作息不规律,经期前后、熬夜常见。
- 症状:全身肿胀、沉重感明显。
2. 心脏型水肿
- 原因:心脏无力、血液回流不佳,水分容易滞留在下半身。
- 症状:双脚浮肿、晚上更明显。
3. 肝脏型水肿
- 原因:肝功能异常、蛋白质合成不足。
- 症状:腹水、脚踝肿胀常见,易伴随疲倦、黄疸等症状。
4. 血管型水肿
- 急性:下肢突然红肿、疼痛(如血栓)。
- 慢性:静脉曲张、皮肤暗沉。
- 症状:长期血液循环不良要小心皮肤溃疡。
5. 淋巴型水肿
- 原因:手术后、肿瘤压迫或先天性异常,常见于单侧肢体,肿胀偏硬、不易消退。
- 症状:伴随消化慢、免疫力下降。
6. 甲状腺型水肿
- 原因: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黏液性水肿。
- 症状:常见于脸部、眼皮、小腿前侧。肿胀较硬、有不明显疼痛。
7. 肾脏型水肿
- 原因:肾功能异常导致尿蛋白流失(蛋白尿)、水分与钠排泄出问题。
- 症状:肿在眼皮、脸部、下肢,早晨特别明显。
8. 脂肪型水肿
- 原因:女性常见,脂肪细胞异常堆积导致下肢肿胀、酸痛及压痛感。
- 症状:易与单纯肥胖混淆。
1日3餐去水肿餐单
水肿问题不只是“少盐少水”就能解决,更要吃能帮助代谢、稳定体液平衡的营养素,关键营养素包含:钾、维他命B6、优质蛋白、非精致淀粉和好脂肪。高敏敏指,从早到晚这样吃可启动代谢、排钠排水和稳定血糖,以下是去水肿高敏敏的餐单:
早餐|高钾蔬果+膳食纤维=帮助利尿代谢
- 例子:香蕉、奇异果、菠菜。
- 好处:能稳定血糖、促进循环与代谢。
- 注意事项:“肾脏型水肿”需限制钾摄取,请依医生建议。
午餐|优质蛋白+少盐饮食=减轻水肿
- 例子:鱼肉、鸡胸肉、黄豆制品。
- 好处:可稳定血压、维持循环顺畅。
- 注意事项:“肝脏型水肿”要注意总蛋白摄取不足,“肾脏型”则需避免高蛋白过量。
晚餐|低钠饮食+维他命B6=帮助排水
- 例子:蛋、坚果、深绿蔬菜。
- 好处:能帮助神经传导、促进利尿。
- 注意事项:“心脏型水肿”建议控制水分总摄取量。
水肿不只是外观问题,而是身体给你的健康警讯!若持续出现单侧肿胀、泡泡尿、呼吸不顺或全身浮肿,请及早就医检查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功能。
资料来源:营养师高敏敏
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