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两国星期二(8月12日)如外界所料再次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为双方争取更多时间解决经贸分歧,也为两国领导人今年下半年会面铺路。
受访学者分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大概率会面的地点包括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
中美届时可能宣布达成更广泛的经贸协议框架及部分内容,例如双方都关切的“晶片换稀土”、中国增购美国农产品等,但预料不会有包含台湾问题的“大交易”。
中美90天关税休战期原本于8月12日结束,特朗普在期满前最后一天签署行政令,二度延长休战期至11月10日。
行政令说:“美国与中国持续就我们经济关系中,缺乏贸易互惠的问题进行磋商……通过磋商,中国持续采取重大措施,以改善不对等的贸易安排,以及回应美国在经济和国安方面的关切。”
中国商务部同一天公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证实延长两国关税休战期,同时暂停或取消对美非关税反制措施。
若不休战,美国对华商品的加征关税将飙涨至145%,中国对美商品加征关税将高达125%。目前,美国维持对华进口商品加征30%关税,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前几个小时于白宫记者会上指出,美中关系进展顺利,中国向美国缴纳大量关税,又称与习近平“关系良好”。针对特朗普表态,中国外交部星期二回复媒体时仅说,中国在中美关系和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
中美再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带动亚太股市上涨,日经225指数上涨2.2%,创收盘纪录,上海股市也上涨0.3%。
中美先后于5月在瑞士日内瓦、6月在英国伦敦和7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三轮谈判。双方在日内瓦谈判后,达成90天关税休战期;6月伦敦谈判后,就“美国晶片换中国稀土”取得共识; 斯德哥尔摩会面后,美国谈判代表称返国后向特朗普建议延长期限。
不过,即便关税休战,中美贸易仍遭受重创。美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较去年6月减少近一半。
受访学者均指出,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释放双方有意通过协商让两国经贸关系稳定下来的积极信号,双方也都朝为两国元首会面创造有利条件的方向前进。
“习特会”三个可能的时间窗口为:一、10月26日至10月28日在吉隆坡举行亚细安及系列峰会期间;二、10月31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市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三、在上述时间段的前后或中间的两天空档,特朗普正式访华。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和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附属资深研究员黎良福均推断,特朗普首选访问中国与习近平会面。
吴心伯说,特朗普1月与习近平通电话后,多次公开表示希望访华。黎良福分析,特朗普享受当主角,习特会安排在多边场合可能会被抢走光芒,所以美方估计正积极促成特朗普访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则不排除,若再发生类似2023年中国气球飘入美国领空的国安事件,中美元首会面可能泡汤。
Sour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