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提出,特朗普今年若访华并想达成“大交易” ,就要明确“美国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美国学者则坚持,华盛顿无需改变持续40多年的两岸政策框架,北京应降低期待值,因为中美难达成“大交易”。

由中国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的年度国际安全论坛“世界和平论坛”,星期五(7月4日)举行小组讨论。

在中美关税战、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中美五位学者围绕“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主题进行近两小时的交流、交锋。所触及的课题广泛,从较简单的签证,到最敏感的台湾问题。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斯坦福大学教授冯稼时(Thomas Fingar)、宾夕法尼亚大学美中关系未来项目负责人马瑞欣教授(Neysun Mahboubi)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均认为,中美可从学生、记者签证和旅游免签等较简单的问题着手,重建信任及改善关系。

冯稼时还提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若能明确表态,中国不再向美国出口芬太尼前体,这能产生巨大政治影响,因为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非常在意这个问题。

延伸阅读

刘建超:中美兵戎相见“不可想象” 美国须尊重中国主权
刘建超:中美兵戎相见“不可想象”  美国须尊重中国主权
哈佛学者艾利森:中美下周或达成贸易谅解备忘录
哈佛学者艾利森:中美下周或达成贸易谅解备忘录

在中美之间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和马瑞欣两位美国学者,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看法分歧。

吴心伯先描述中美关系今年有三阶段演变:第一阶段从1月20日到5月10日,关键词是斗争;第二阶段是从5月10日的日内瓦会谈到8月,关键词是会谈;第三阶段从8月底或9月份到今年底,关键词是峰会。

按他观察,中美过去几周都在落实经贸会谈承诺,“球真正滚起来了”,此时双方国安团队应重新对接,以便安排中美领导人峰会,因为时间不多了。他推断,特朗普10月可能到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届时也或将访华。

吴心伯提出,特朗普如果访华想取得成果,就要做两个表态。一是明确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商业伙伴,而非最大战略竞争者。二是明确表态“美国不支持台独”,这虽是美国一以贯之的政策立场,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这句话在国务院网站涉台问题表态上被删掉。

在这之上,吴心伯认为特朗普还要加一句,“美国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因为如果特朗普不想与北京因涉台问题开战,那就要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和统对各方有利。吴心伯接着将特朗普对台问题表态,与中美“大交易”联系起来。

他说:“特朗普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何为了美国国家利益而做成‘大交易’,他来到北京时会说正确的话。”

马瑞欣回应说,中美领导人峰会相信能在采购、投资、出口许可等领域达成共识,但台湾问题难有明确共识。他呼吁北京调低期待值,因为他不认为中美能达成所谓“大交易”,两国有太多不同且长期存在的问题,互不信任已“深入骨髓”。

白明也表示,他听到有传言称,北京在推动特朗普表明“美国支持中国统一”,但他不支持特朗普这么做。他说,美国对两岸分歧的最终解决不持立场,只要该解决方式是和平的且为两岸双方所接受,这是美国多年来的一贯立场,而不是支持统一。

至于什么是中美“大交易”,白明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中美两国没有明确定义“大交易”,双方各有不同解读。他评估,对北京来说,大交易包含,美国提出对台问题新表述,取消之前对华设置的技术出口管制,以及将关税降至10%。对华盛顿而言,大交易涉美国获得稀土和磁铁,以及关税保持在现有水平等。

白明认为,中国在所谓“大交易”中想要的比美国多,但北京的要求越多,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Source lin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